二百三十九 不依靠别人活-《释怨——谋而后行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姜筱璕说道:“上次跟着成扬王去看他新规制的匠作间时,巧遇他的匠人中有从崖州过来的。崖州匠人会做三绽纺织机,那里的妇人用这种纺织机纺的线是普通纺织机纺线的三倍。”
    “真的?真的有这样的纺织机?”姜弘敏果然被姜筱璕的话吸引了,惊诧地问道。
    “真的。”姜筱璕点头肯定地回答道:“舅父和卓恒表哥已经亲自验证过了。只是北地没有丝,舅父他们想让会纺线的妇人用动物身上的毛纺成线,然后再织衣,那样穿在身上比麻衣要暖和,正好抵挡北地的寒冷。”
    姜弘敏听了这话,沉思起来,眼神看着某个地方,竟然变得遥远起来。只听她喃喃地说道:“十多年前,我以为自己会成为赵家妇,所以花费心思去学习织造技能。但凡听到关于织造上有什么新的技法,我便想去学。怎知……”
    这段故事,姜筱璕听过。那是在得知姜弘敏也会如她们一般,在昏迷的曹怡萱床边说一些劝说的话之后。有一天,她无意中听到姜弘敏对着没有反应的曹怡萱说了这事,对于姜弘敏会纺织的消息,也是这样听来的。
    想来,当时的姜弘敏只当曹怡萱听不到,才能如此述说自己的伤痛吧!
    姜筱璕不想她这苦命的大姑姑再忆起不愉快的往事,再次打岔道:“可是,那些妇人无法用动物的毛纺成线。听卓恒哥哥说,一是动物没那么干净,所以动物毛中有杂物,还有气味;二是那些妇人不知道水温要多热,清洗那些毛最合适。她们用煮丝的方法,结果将那些毛煮成一团,根本无法纺线。”
    姜弘敏说道:“我虽然努力的学习,也学了不少关于织造的技能。只因当时赵家主要管的是丝帛织造,我也是将心思用在学习丝帛织造上,并不知道怎样用动物的毛纺线。”
    姜筱璕听了,转了转她那又大又圆的眼睛,说道:“什么都是从不会到会的,天生就会的人即使有,也只是凤毛麟角。不会我们可以不停地尝试,直到找到会的方法,那我们就变成了会的人。”
    姜弘敏奇道:“怎样尝试?赵家的人不是都尝试失败了吗?”
    姜筱璕说道:“那是他们没掌握方法,又没有耐心。一次不行,就试十次,十次不行就试一百次,总能试出最合适的方法。就好比水的温度,毛之所以都毡成一团,肯定是太热了,煮坏了,可以试着降低一点温度。一次降低一点,总能寻找到适合洗那些毛的水温……”
    姜弘敏听了这话,不禁又开始沉思起来,觉得姜筱璕说的这话极为有道理。正想着,又听得姜筱璕说道:“我这身上的披风就是动物的皮毛,做之前是怎么处理皮毛上的杂物和气味,我觉得处理那些毛的方法应该差不多吧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