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三 倒是一桩好事-《释怨——谋而后行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行至勤政殿外的广场时,礼部郎中曹卫礼追着司马长宁一路小跑,终于在台阶下的一个转角处,追上了司马长宁。
    躬着身、陪着笑,曹卫礼侧立于司马长宁的右侧,低声地询问司马长宁道:“殿下,今日殿中定姜、赵抄家灭族之罪,却没有阴确灭几族。不知贵妃娘娘那可有听到什么消息?皇上可还有什么别的思量?”
    司马长宁斜睥了曹卫礼一眼,道:“本殿记得你那大妇姜氏已经死了好多年,你不是继娶了平山伯府的庶女候氏为妻吗?应当不能算在三族之内了吧!”
    曹卫礼抹了一把在勤政殿中就浸出的汗,腆着脸说道:“是极!殿下说得在理。”
    接着又自我辩驳道:“臣当年娶的只是姜氏族女,非姜氏嫡系。确如殿下所言,姜氏已经死了八年,姜氏死后,臣下便再不与国公府有来往了。”说到这,身子附向司马长宁,压低了声线道:“若皇上有了别的思量,还望殿下多替臣下辩驳一二。”
    司马长宁鄙夷地看了曹卫礼一眼。
    想当初,姜家盛极一时,曹卫礼为了能娶到姜氏族女,替姜泽祁牵马坠蹬,并声称自己绝不纳妾,为的就是跟姜家拉上关系。
    娶了姜氏女后,曹卫礼在姜氏族人面前做小伏低,偏又自己作死,悄悄地与平山伯府候家的庶女有了首尾,直至候家庶女肚子都大了,包不住了才被闹了出来,气死了曹家大妇姜氏,国公府便不再让他上门。后来他便调转头来继娶了平山伯候先勇的庶女。
    姜氏嫁与他十载,只得一女,名为曹怡萱。姜家若非看在还有曹怡萱这个姜家女儿生的女儿的份上,只怕姜泽祁饶不了他,安能让他这般好好的活着?即便如此,姜氏死后的八年,曹卫礼在礼部郎中这个四品上的位置一直呆了八年,未有任何升迁。近来才借着平山伯府的关系,搭上了自己这边。
    想到姜氏大妇为曹卫礼生的曹怡萱,早就听闻是少有的仙姿佚貌。
    司马长宁眼睛突然一转,对曹卫礼道:“听闻曹郎中长女去岁及笄,绰约多姿,是个难得的美人。如今慈恩寺的桃花正值花期,蓓蕾初绽,本殿近两日正想前往慈恩寺赏花。只不知是花艳丽丰姿,还是人更楚楚动人。”说罢,抬手拍了拍曹卫礼的肩,哈哈大笑两声,昂着头走了出去。
    三大丝帛织造府,虽是分别分给了李、张、沈三家,但产出量最大的水江府到底给了李家。李家是谁?大司徒兼侍中的李辅灵家,贵妃李氏的后家,亦即他司马长宁的外祖家,这怎么能让他不笑?
    曹卫礼眼见着三皇子大笑而去,表情惊诧中隐含一丝羞惭,却不敢有一点蕴怒,匆匆忙忙地向外走去。
    边走边思量着,‘三殿下虽没有直接答应他帮忙,到底表示了一个意思,曹家还有他看得上眼的,虽然看上眼的是他的长女。他要赶回去与候氏商量,再去平山伯府讨个主意。’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