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明,澄城-《重生明末的方块人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没想到自己也有当榜一大哥的时候。
    又看了片刻,白黎这才退走,接着在澄城中闲逛起来。
    店铺外挂木牌布幔招牌,多为竖排写字,上面的不少文字是繁体,白黎还真不好辨别,不过他根据上下字,分辨出其意思。
    杂货行,布行,木行,上料八百飘香,各样描金瓷器,儒履朝鞋,药坊,磁器,灼龟,纱纺京靴不误主顾……
    售盐的店铺写着官盐。
    这些个店家之中,都挂着公平交易四字,从右至左。
    门框是上下两排槽,门板是长条的,可以活动的木板,一块一块插进去合起来构成了门。
    奇特的是,白黎居然看见了有女子坐街边奶孩子,脚倒是遮挡得严严实实,不露半分。
    周围的人并不在意,显然已经习以为常。
    白黎不轻易瞄了一眼,便快速转过头。
    非礼勿视。
    挑货郎扛着货,老汉推着车,人来人往。
    “集贤堂?”
    突然,白黎停住了脚步,他看着眼前的这家店铺,嘴里嘀咕着。
    这家店挂着书坊的布幔,他的旁边挂着木牌,上面写着。
    “古今名人文集诗词。”
    白黎将那几字念了出来,目光凝视着那块木牌上刻着的几个大字。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油然而生。
    那种古今交错,穿越时空的奇特感,传递到了他的眼前。
    对于他来说,这里,便是古代。
    他下意识的往那店中走去,看着眼前这些古老的书籍。
    它们静静地躺在木质的书架上。
    《易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
    各位老熟人,李白、杜甫、苏轼、辛弃疾等人的诗词文集,字画和碑帖。
    甚至于,白黎见着了《水浒传》、《西游记》。
    心血来潮,翻开几页,他便将其放回了原处。
    里面许多的繁体字,看得白黎脑瓜子痛。
    “刘二,咱们走吧。”白黎走出书坊,对着刘二说道。
    “冰糖葫芦,冰糖葫芦!”
    第(2/3)页